帶著倉庫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方醒很嗨皮,作為壹個打工仔,他居然抽獎抽到了美國五日遊。
“能兌換成錢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58章 他們是英雄

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

2019-1-11 19:53

  登基後的朱瞻基壹直在努力,他想做到朱棣那等視萬物為工具的境界。
  開始很不錯。
  真的,不管是百官還是百姓,大家都覺得這個皇帝不錯。
  可對勛戚的處置就讓他現出了原形。
  皇帝重情不是好事。
  當然,還可以換壹個說法:皇帝的心不夠狠,這很不好。
  “妳們都希望朕無情,可真要無情誰願意承受?”
  朱瞻基回宮了,兩個孩子滿心歡喜,念念不舍的也走了。
  這是壹次成功的出宮,至少在年前給了兩個孩子不少樂趣。
  過年前按理皇帝要賞賜些東西給重臣和勛戚,這個富有人情味的舉動大抵和方醒前世過年時單位發年貨是壹個道理。
  這是收攬人情,增強凝聚力的舉動。
  方醒家也有,不過今年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些不大好。
  “夫君,這棗子都幹了。”
  壹車賞賜被張淑慧和小白清理了壹遍,結果小白沒心沒肺的說皇家窮了,張淑慧卻有些擔心。
  “夫君,是不是咱們家的聖眷沒了?”
  “沒有的事,還有妳別戳那個肉幹,好歹給兩條大狗留著。”
  方醒並未解釋自己的判斷,張淑慧就自己出去打聽。
  等張淑慧壹陣風般的沖進了後院時,正在和無憂分堅果的方醒皺眉道:“要矜持,要有……”
  “要矜持!”
  無憂趁著方醒沒註意,就悄然把他身前的壹堆堅果扒拉了壹些過來,然後正經著對張淑慧說道:“娘,要淑女。”
  張淑慧沒空搭理她,有些焦急,卻又還有些幸災樂禍地說道:“夫君,那些勛戚的賞賜少了好多,比咱們家的還少。”
  這是壹個聽到同行家倒黴就會幸災樂禍的伯夫人,但她也會為了壹些弱小而落淚。
  這就是人的兩面性。
  方醒卻喜歡這樣的妻子,他覺得這樣的女人才鮮活,並真實。
  那等木雕神像般的女人,或是做作的女人,不管多美,他都沒有多看壹眼的興致。
  所以他微笑著起身,問道:“陛下只是在發泄怒氣而已,勛戚壹體,卻不好厚此薄彼,不然內部就會產生矛盾,所以咱們家只是殃及池魚。”
  張淑慧有些泄氣的道:“說是陛下昨日收到了奏章,有被俘的軍士家屬去求了地方官員,官員在年前上了奏章,陛下很是憂郁,於是就隨意寫了賞賜。”
  方醒壹怔,然後看到無憂心虛的把自己的堅果又推回來壹些,就揉揉她的頭頂,然後說道:“陛下重情,覺得勛戚,特別是武勛大多有功,所以壹直在猶豫不決,這份奏章……”
  這份奏章的時機很好,恰好在年前,恰好在有不少人說勛戚也該要清理壹番的時候。
  “勛戚不法的多,陛下這是想敲打嗎?還是說在譏諷。”張淑慧有些不解。
  方醒的眼中多了惆悵,說道:“當年和哈烈大戰時,前鋒交戰激烈,斥候更是每日都在廝殺,只為了探聽消息,折斷對方的視線。那些被俘的都是精銳……”
  張淑慧心中壹驚,說道:“不是大勝了嗎?那些俘虜沒搶回來?”
  方醒搖搖頭,眼神有些恍惚。
  他在回想著當年的大戰,語氣平靜。
  “那些俘虜大多被訊問之後處死,大戰當前,哈烈人勞師遠征,所以不可能帶著他們。剩下的非常少……錦衣衛的人已經查明了壹百余人,目前都在撒馬爾罕。”
  女人總是柔軟的,張淑慧心疼的道:“這邊都在歡呼著要過年,國泰民安,可那些為了大明廝殺的將士卻成了俘虜,再也回不來了,他們的家人得多難受啊!”
  “這只是陛下在發泄不滿,至於那些被俘的兄弟,陛下早就安排人去了撒馬爾罕,伺機出手。”
  “能救出來嗎?別到時候還折損了勇士進去。”
  女人喜歡用數量來計算壹件事的正確與否,可這是戰爭。
  無憂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但感受到了氣氛的凝滯,就過來站在方醒的身邊。
  方醒看到女兒乖巧,就輕聲道:“這是戰爭,有人會死去,但有人不該死,為此我們必須要付出代價去營救他們。這和輸贏無關,只是不願丟下袍澤。”
  皇帝發了年貨,不管好壞,進宮謝恩總是應該的。
  方醒到時看到了不少勛戚,加上那些文官,竟然有些大朝會的意思。
  人壹多就分了派別,在皇帝到來之前大家各自紮堆。
  快過年了,禦史也不想糾結這些違規的事,於是聲音漸漸的就大了起來。
  “壹百多人?不多啊!”
  “是不多,大明俘虜了更多的哈烈人。”
  “怪可憐的,要不就交換吧。”
  “對,交換,咱們兩三個換壹個,他們總會願意的吧?”
  壹群文官在為被俘的明軍操心,武勛這邊的孟瑛說道:“派過使者去問了交換俘虜的事,哈烈人不同意,他們懼怕那些俘虜回去之後會影響民心士氣。”
  呃!
  文官那邊倒是沒想過這種可能,有人就說道:“要不就花錢吧,咱們花錢把那些為國效命的將士贖回來。”
  “他們不肯。”
  孟瑛的話讓大殿內多了些冷意,文官們不自在的低下頭。
  “我們也不肯。”
  張輔介紹著軍方的態度:“他們既然還準備和大明為敵,那大明就不能用錢來交換那些被俘的將士,那對他們來說是侮辱。”
  這個邏輯很沒道理,可武勛們都紛紛點頭,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武人的血性還未消散,這是個好消息。
  隨後朱瞻基就來了。
  “要過年了,普天同樂,家家團圓,朕在此也祝諸卿來年事事順暢。”
  群臣齊聲感謝皇帝,並祝皇帝壹家子過年吃好喝好,身體健康。
  朱瞻基微笑著,等群臣說完後,他漸漸的收了笑容,說道:“朕前幾日接到了壹份奏章,壹位母親向朕提出了請求,她想兒子了,她想在明年過年時能做飯給自己的兒子吃。她請求朕,願意用自己剩余的壽命來奉獻給朕,只求自己的兒子能夠回歸。”
  群臣都有些懵。
  什麽時候壹個民婦的請求都能在奏章裏出現了?
  而且這個請求還被皇帝珍而重之的提了出來。
  楊榮出班說道:“陛下,臣請再派使者前去哈烈。”
  這是要準備花大代價把那些俘虜贖回來。
  群臣默然,夏元吉出來說道:“陛下,快過年了,臣等可以壹家團聚,歡慶佳節,可那些將士卻只能被關在黑暗的地方,吃不飽,穿不暖,臣感同身受,戶部今年頗有結余。”
  夏元吉的話掃清了大家對錢財的擔憂,於是氣氛再度輕松起來。
  有人輕笑道:“陛下,哈烈人現在不富裕,咱們多給些金銀,他們肯定會見錢眼開。”
  輕松的氣氛漸漸蔓延,對這個年前的小插曲,大家都覺得不算是。
  朱瞻基在感受著這股氣氛,平靜地說道:“朕不準備和哈烈人交易。”
  呃!
  皇帝這是什麽意思?
  既然想把那些俘虜弄回來,可哈烈人不肯交換俘虜,那不就只能用錢去贖回來嗎。
  只有方醒知道朱瞻基在想什麽。
  他想到了黑刺那空蕩蕩的營地,想到了回京見不到袍澤而茫然的武川。
  皇帝很淡然地說道:“朕的職責就是照看大明,照看萬民。將士們為國拼殺,被俘為奴,朕不能忍,不會忍,壹支軍隊早就已經出發,此刻應該已經到了撒馬爾罕。”
  群臣愕然,並震驚。
  兵部尚書張本不知所措的看著皇帝,近乎於冒犯:“陛下,他們被俘了。”
  作為兵部尚書,他竟然不知道哪壹支軍隊出發了。
  皇帝沒有解釋什麽,只是看著群臣,沈聲道:“他們是英雄,當有人在貪婪的侵吞著土地和財物時,他們在作戰;當有人懷抱美女,杯中裝滿了美酒時,他們在被人奴役。”
  氣氛多了些緊張和尷尬,特別是勛戚們,他們總覺得皇帝這話裏的味道不對。
  朱瞻基再次強調道:“他們是英雄,所以朕派出了軍隊去營救他們。朕會在京城等著他們,在此之前,朕只能向天祈禱,祈禱他們壹切平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